歡迎瀏覽CCLE教育后勤展覽會官方網站
CCLE第九屆中國教育后勤展覽會 倒計時:0 天
近幾個月,頻頻發生的幼兒被冒領,家長誤接誤送,陌生人侵入等一系列幼兒園安全事件,使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幼兒園的安防保衛工作。
幼兒園的防護措施及接送制度是否健全,關系著每個孩子的人身安全。如何才能做到盡善盡美,切實保障幼兒的安全呢?先來看看國外的幼兒園是如何做的:
英國:反恐安保人員巡邏
英國學校大門都有密碼鎖。一些幼兒園會把密碼告知學生家長,家長自行開關門,密碼定期更換;或者不告知家長密碼,由園長或助理每天早晚站在門口迎送孩子。
(△ 英國倫敦一所幼兒園安裝有密碼鎖的大門)
去年英國連續遭遇幾次恐襲,一些幼兒園還雇了專門的反恐安保人員在幼兒園門口巡邏。
還有守門的老師保護小朋友們的安全,上學時把他們領進教室。放學時,孩子要等叫到名字才可以出來。
日本:老師要認識所有接送者
東京一所公立保育園,為保障孩子安全,保育園都會讓家長填寫家庭住址、往返的交通方式、所需時間和父母聯系方式,并附上手繪的家到保育園路線圖。
(△ 日本幼兒園老師照顧學生)
日本保育園每年級基本只有一個班,6個年級所有孩子最多也就100來人。老師要認識園內所有孩子的家長。
日本少見老人接送孩子的情況。如果存在老人或者朋友幫忙接送孩子的可能性,那么在新學年填表時,會要求家長填上幫接送者的姓名、聯系電話以及和孩子的關系,并且要帶此人到保育園和老師們見面。
美國:記錄每天接送情況
美國伊利諾伊州一所私立幼兒園,老師每天都會詳細記錄每個孩子的接送情況。
家長必須把孩子交到老師手上,老師手動記錄孩子入園時間;放學后,也只有姓名在聯系卡上的聯系人才可以從老師手中接走孩子。同班小朋友的家長想要幫忙代接,也是被老師拒絕的。
通過了解國外幼兒園的安全保障工作,不難發現,各國幼教機構都在為保障孩子的安全而努力。尤其我國更加重視兒童的安全健康,力求萬無一失。
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(試行)》指出:“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,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”。
如果僅靠老師一一辨別接送人面孔,或靠專人一天到晚執勤巡邏來保衛園所安全,不僅增加了工作難度,也會遺漏很多人為避免不了的安全隱患。
今年的兩會《政府工作報告》也明確指出:“要運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,加強對兒童托育全過程監管”。
因此,很多園所紛紛引進了童憶園門禁系統,為幼兒園降低了投資成本,解決了接送人員不統一、安保力度欠缺的諸多問題,有效減少了家長的顧慮。
1.維持排隊秩序,嚴防陌生人侵入
家長接送孩子入園離園時,難免秩序混亂,造成擁堵,且極易為人販子提供可乘機會。
利用門禁系統引領家長按序排隊,文明刷卡接寶寶,既減輕老師工作量,又方便家長順利接孩子,更嚴防陌生人冒充家長,給幼兒帶來危險。
2.刷卡入園,抓拍影像,有情況及時發出預警
單人單卡,刷卡驗證身份后方可入園,抓拍影像,防護縝密,避免誤接誤送現象。
一旦有陌生人強行進園,系統自動開啟語音預警,提醒園所管理人員,為幼兒園安全工作減輕負擔,門衛師傅的好幫手。
3.孩子入園離園,短信提醒家長
父母、老人或臨時代接送者,均需刷卡驗證,系統自動登記。接送信息會第一時間通過短信、童憶園和微信形式發送到家長手機上,遠程監視更放心。
(免責聲明: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,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網觀點,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)